“當你還在夢鄉時,我們已經在奮斗了,當你睜開迷離的雙眼時,我們已經銷售很多大蔥了,當你開始吃早餐時,‘勇習’大蔥已經進入了你們的餐桌。”這段話來自毛勇習的微信朋友圈,這也是她真實的日常寫照。凌晨1點20分,當人們還在酣睡中,毛勇習已起床。此時,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已是人聲鼎沸,車來車往,商戶們開始了一天繁忙的交易。從1點到6點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候,毛勇習在自家的大蔥攤位上一直要忙碌到上午11點,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這樣的場景,毛勇習再熟悉不過。早起的商戶們,與寂靜的夜晚融為一體,成為夜色中動人的景色。他們日復一日、周而復始重復著這樣的忙碌。毛勇習是新發地千萬個商戶中的一員。在她身上有著許多的榮譽稱號:全國文明誠信經營商戶、首都菜籃子新發地農產品市場“大蔥大王”、農貿聯五十強、新發地市場經營百強、花鄉經濟技術創新標兵、新發地十二年文明經營戶,特殊貢獻文明經營戶……這么多榮譽,離不開她多年不懈的努力,她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女人也能干出一番天地來。
然而眼前的毛勇習似乎與這些榮譽無關,她保持著原有的本色,樸實、勤勞、樂觀、熱情。這樣的她,盡管一路走來有諸多的不易,但是她說:“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
謀生,離家北上
毛勇習是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人,“貧二代”80后,打小就懂事聽話,因家里窮困交不起學雜費,初中上了一學期便退了學。為此,毛勇習哭了好幾天。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了補貼家里,她在鎮上開始學著做小生意:賣冷面、涼皮、西瓜,有時去地里挖野菜賣……后來,毛勇習經親戚介紹,去市里汽車站做了4年的臨時售票員,雖然她不能繼續讀書,但這些社會的歷練,使她比同齡人更加成熟懂事。
之后,毛勇習嫁人,婚后的毛勇習面對的依然是貧窮和捉襟見肘的生活。懷孕期間她不得不做些小生意,而且坐月子期間也沒有任何補品。最讓她難過的是,在娘家時四處借錢,到了婆家,還是借錢,這讓她覺得特別丟人。“我就想啥時能把欠的錢還完呀,孩子剛滿月,我就開始賣衣服。一手抱孩子一手取衣服,就想把欠的錢快點還完。”
屋漏偏遇連陰雨,孩子剛會走路時,毛勇習的丈夫得了腰間盤突出,因治療不當導致腿不能動彈,完全下不了床。沒辦法,她只好一邊帶孩子,一邊賣點小商品,同時還要給丈夫看病。而且這個病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好,公公婆婆也不抱希望,但是毛勇習和她母親沒有放棄,她母親直接把女婿接到家里精心照顧。“那時淚都哭干了,但我媽很有信心,說一年看不好看兩年,兩年看不好看三年……”治病需要的費用多,他們到處借錢,許多鄰居看見她就躲著走,為此她感到很傷心。將近兩年的時間,毛勇習的丈夫在家人的照顧下,能下床走路了。但是他們也欠了好多外債,4萬元對一個原本就貧困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被逼無耐,2002年年底,毛勇習夫婦決定背水一戰,來北京謀生。她說:“欠了4萬塊,這是個大數字。當時就想豁出去了,來北京試一試。”她把孩子留在老家,他倆來到新發地,租住在一間小小的瓦房里。在這里,毛勇習開始了她的大蔥生涯。
起步,是機遇也是挑戰
“走的時候我和我媽說,要是還不了這錢,就不回來了。”而這次來北京的決定,改變了毛勇習的命運,也為她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切從打零工開始—替別人剝大蔥,從地里拉回來的大蔥需要人工處理干凈。那時剝一小時大蔥3塊錢,毛勇習尋思著,丈夫干不了重活,但是可以剝蔥,自己還可以扛蔥、捆蔥。倆人一天剝10小時也能有60塊的收入,最起碼能解決吃住問題。就這樣,夫婦倆開始了剝大蔥的日子,漸漸地,她丈夫的腿越來越有勁,病情也好了許多。2003年“非典”期間,隨著許多人的離京,毛勇習更堅定自己要留在北京,她只有一個信念:“我就不相信自己干不成。”由于那時市場缺人,他們剝蔥的量加大了,有時一天能掙二三百塊錢。收入提高了,毛勇習特別高興,偶爾也買一次肉吃。其實來新發地之后,他倆都沒舍得買一次雞蛋,吃得很簡單,有時撿別人扔的菜葉吃,就連掃把都是撿別人不要的……
等手里積攢了一些錢時,毛勇習琢磨著自己從外地拉大蔥回來賣。憑著一股沖勁,她覺得一定能掙錢,結果初次試水,賠了。“賠了錢,我就想還是踏實給人剝蔥吧。”于是,他們又給人剝蔥,這一剝就剝了兩年。直到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毛勇習決定再次嘗試做大蔥生意,起步雖然艱難,但是她覺得只要用心,經營總會有起色的。他倆分工合作,2007年,他們的生意步入了正軌。
2008年的冬天,山東大蔥沒貨了,他們就去福建進大蔥,拉貨的人多,所有的車堵在道上過不來。那時還沒有打冷技術,農產品超過一定時間就會腐爛,毛勇習的兩車大蔥等拉回北京時已爛了許多。有的商戶為此克扣司機的運費,而毛勇習卻一分不少地把運費全給了司機。“那時我就想,司機也挺可憐的,人家也是做生意的,人得講良心,大蔥壞了和司機沒關系,扣人家錢沒道理,現在我們和司機關系都很好,逢年過節還經常問候。”因為這件事,毛勇習在福建名聲遠揚,許多人覺得一個女人做生意,都能這樣明是非,比男人都強,值得信賴!從那之后,口碑就傳開了,生意也好做了。而毛勇習說:“其實,機遇都是自己一步步積累起來的。”也的確如此,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毛勇習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好口碑,也為她的大蔥經營市場拓寬了路。
從2009年開始,無論她是否有錢,福建的供貨商都敢給她發貨,因為相信她的為人。2010年,毛勇習大蔥經營的步子邁得更大了,她干脆把家里的一眾親戚帶了過來,開始實現她大蔥王國的版圖。
再難,路也要向前走
做生意總是有賠有賺的,遇到不順的時候更需要一個好心態面對。毛勇習在生意剛剛順的時候,又接連三年遭遇了挫折。先是2011年被一個老板卷跑了本錢,接著2012年、2013年忙了一年下來都賠了。尤其是2013年毛勇習感覺特別沮喪,滿車的大蔥賣不出去,賠了很多錢。總結失敗,她覺得是自己掙了錢之后膽子大了,野心足夠,智謀不足,看人失誤,在合同上太大意了。但是經過這次失敗的教訓,她也更清楚和什么人可以長久合作,要遠離哪些人。也知道光有野心還不夠,還需要多學習。“那時,我和我老公在田間抱頭痛哭。我就想,一定要重新來,不管怎么樣,身體好了,我們可以重新再來。”也因為她永不言敗的精神,這一次,她用成績證明了自己。
從2014年開始到2018年,毛勇習的大蔥賣得非常好,生意越做越紅火。尤其是2016年,她擁有了以自己名字注冊的公司和大蔥品牌,今年又建立了合作社,路越走越順。隨著知名度的提高,大家都知道新發地有一個賣大蔥的女人很不簡單。而毛勇習從來不在乎自己獲了多少榮譽,她更看重自己身上的責任,她堅信:金山銀山,不如誠實守信。
成績背后一定是艱辛的付出。她的付出有目共睹,有一天,新發地的董事長張玉璽出來查看商戶們的情況,早中晚三次路過她家攤位都看到毛勇習守著攤位,尤其是深夜董事長出來溜達時,看到她還在,出于好奇就上前買大蔥試探她,一斤0.75元的大蔥,董事長非要一斤0.8元買,結果毛勇習堅決不賣。那時,毛勇習還想,大半夜的,這老頭跑來搗什么亂。最后,因為沒有零錢找董事長,還欠了他一塊錢。隔天,董事長專門過來要錢。后來,毛勇習才知道大晚上光顧她攤位的是董事長。不打不相識,她給董事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而董事長在她眼里,更是一個對農業有大愛大智慧的人。在董事長的動員下,毛勇習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最重要的是她的食品安全都有保障,每次抽檢,她的大蔥合格率都是百分之百。
如今的毛勇習回到家鄉,鄉里鄉親見了她母親都直豎大拇指,夸她有這么個好兒女,能干,她母親也因為有這樣的女兒感到驕傲。
用愛回饋社會
十多年寒冬酷暑,在新發地創業的起起落落,毛勇習用自己的努力勤奮,汗水和眼淚,才換來了今天。而新發地是一個只要你是金子就會發光的地方,能在這里做出名堂,不是誰都能成功的。毛勇習從農村走來,她務實肯干,與時俱進,有社會責任感,凡事都親力親為,她帶領著家鄉的人在新發地站穩了腳跟,發家致富。
可以說,毛勇習是第一個在新發地統一公司服裝的人,也是第一個自己設計服裝LOGO的人……“穿統一服裝改變了許多人的思想,比如我家的客戶,就會很驚訝地說,你家還有LOGO,你們賣大蔥的都有自己的公司品牌啦,以他們的想法,以為我們還是以前那種傳統賣菜的,有了公司,大蔥都可以跟蹤的,有品質、質量、信譽的保障,自然而然,一傳十,十傳百,客戶就多了。”在管理方面,毛勇習公司的采集工人都是編了號的,如果客戶覺得質量有什么問題,可以根據編號落實到人頭上。當然,他們也有獎懲規定,一次只罰20元,然后以微信紅包的形式讓大家搶。這樣一來,大家能意識到工作不能馬虎,還能輕松地接受處罰的方式,也會有更好的積極性。
毛勇習常常以身作則,在她的帶動下,公司形成了一股正氣,哪里需要捐款捐物,他們都積極響應,以點滴愛心傳遞著大愛的溫暖。每年一到年底,她就帶著自家員工,買糧油米面去看望慰問孤寡老人。逢年過節,不管哪個員工回家,她都會給他們家里的老人孩子準備禮物、紅包。所有這些,就是為了讓大家在她這兒干得踏實,讓家里人放心。
現在,毛勇習每天的大蔥發貨量達到130噸,年交易額超億元,在全國有些省份建立了平均達3000畝的大蔥種植基地,基地采用“公司+農戶+專業合作社”的模式,建立起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鏈。在食品安全方面,毛勇習的精品大蔥做到了有機、綠色、無公害、可追蹤,比如誰買了“勇習”大蔥,就能追蹤到產地,再追蹤到各家,從各家再追蹤到是買了誰的農藥……每一步都很明晰,責任到人。
毛勇習夫婦白手起家,結婚多年,聚少離多,富了的他們并沒有迷失自己,反而倆人的心更近了,彼此溫暖著對方,也為年輕人樹立了榜樣。
多少個春節都在新發地度過,每逢大年三十,毛勇習都不敢打開電視,她怕看到團圓的場面會哭。但在她心里,有一份很重的理念:一件事、一桿秤、一群人、一輩子。就是這份堅持和守候讓她沒有時間去“享福”,對她來說,保證首都市場蔬菜的供應,讓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大蔥,這比什么都讓她高興。是的,在毛勇習身上展現出的是新時代下農批人的精神風貌,新形象、新作為、新貢獻,干勁足、理念新,并以最美的姿態笑著向美好生活奔跑。
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 的作品,均來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與以下聯系方式進行溝通:總網電話: 13241999108(加微信請注明具體事宜)電話:13241999108 郵箱:1776908900@qq.com 如未與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本部進行有效溝通的事宜,本網將視同為未曾提前聯系,并不能給予答復、解決。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