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保險學會(China Social Insurance Association,CSIA)成立于2002年6月6日,是由從事社會保險的實際工作、理論研究、教學工作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個人自愿結成的學術性的、全國性的、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接受業務主管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2003年5月,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成為國際社會保障協會(ISSA)聯系會員。
2019年11月10日在中國社會保險學會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專業委員會、中國社會保險學會養老保險專業委員會、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和世研智庫消費養老研究院的指導下,由中信銀行、中信云網、中信公證處主辦、卓越質勝(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三支柱個人消費養老金規范管理計劃"發布會暨研討會,在北京市中信公證處舉行。本次大會以“消費養老、賦能未來”為主題,探討新經濟形勢下人們對養老需求的變化和助力實現消費養老金全國統籌。
中國社會保險學會退管專委會主任委員戴廣義講話
此次大會,由來自國家發改委、金融系統、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有關領導和專家,以及試點地區、企業的代表共一百余人出席了會議。會上,中國社會保險學會退管專委會主任委員戴廣義作了題為“消費養老是應對老齡化挑戰的創新模式”的主題演講,充分肯定了第三支柱消費養老創新模式的意義。
他談到,我國快速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養老保障體系面臨著新的前所未有的挑戰,當前突出的問題是兩個下降:一是撫養比下降、由十幾年前的接近6:1已降至目前的不足3:1,繳錢的、創造社會財富年青人越來越少;領錢的、消費社會財富的老年人越來越多,收支矛盾越來越突出;二是替代率下降,盡管養老金絕對數在逐年增加,但與社會平均工資的比率在逐年下降,由20年前建立制度時的60%降至目前的40%多,養老金水平相對降低,供給不足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老齡化是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難題,各國的專家、政要都在探尋新的保障來源和資金渠道,以化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壓力;但遺憾的是迄今為止,多數國家的探索還都局限于在傳統保險體系內部挖掘潛力,修修補補,鮮有創新性突破,全球養老保險改革長期處于壓抑、沉悶的局面。老齡化如何破題?出路在何方?我國經濟學家陳瑜教授提出了“消費養老保險”的創新模式,無疑為破解老齡化這一世界性難題找到了一條新的渠道,使得養老保險改革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也在由西方人創立并在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三支柱”保障模式上,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模式。中國社會保險學會退管專委會戴廣義主任委員從5個方面簡述:
一、消費養老保險內容
消費養老保險是由政府引導、企業和消費者自愿參加、以消費返還為資金來源、以保障消費者老年生活為目的、運用保險機制實行積累型的養老保障模式;是社會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是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養老保險來源于模式創新:傳統的商業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買賣雙方貨款兩清,這一經濟過程即已結束;消費養老保險認為,這一過程雖已結束, 但一個新的經濟過程開始了:消費者購買廠家和商家的產品或服務后,其貨款轉到了廠家和商家的手中,進入了企業的下一個生產過程和經營過程,此貨款即轉化為資本,因此消費者理應參與企業利潤分配,得到企業返還一定比例的利潤作為收益,消費者即可將這部分收益轉化為自己積攢的養老金。從消費資本所產生的利潤中,提取個人養老所需的資金,將消費資本作為養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的資金來源,從而打破了過去單純依靠繳費作為養老保障支撐的局面,擴寬了資金來源渠道,找到了一條與個人消費掛鉤、充滿內生活力的養老保險模式,是全國城鄉居民共同參與的全民養老、終生養老的保險機制創新。
二、實施消費養老保險的可行性
1、政策輿論環境的利好: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生,多措并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全面建成了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近年來國家加大社保基金投入、連續15年提高退休待遇、并在智慧養老、普惠養老、醫養結合方面密集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這為消費養老保險創新模式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2、廠家、商家普遍、主動、持續的促銷活動,為開展消費養老提供了客觀現實基礎。進入新世紀后,世界經濟發生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由有史以來的“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突出特點是賣貨難。為了粘住客戶占領市場,諸多廠家商家紛紛采用打折、返利、返點、積分、會員制等名目繁多的促銷方式且已常態化。這為開展消費養老提供了客觀基礎。政府通過積極引導和稅收杠桿的調節,將各個廠家商家不規范的、零散的促銷活動規范起來,測算出科學合理的返還數額,劃轉到為消費者設立的消費養老保險賬戶,用于消費者的養老保障。建立消費養老保險制度,滿足了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多方的需求:從廠家和商家來講,有了一個科學的返還點數,可以避免惡性競爭,有利于持續穩定客戶和占領市場份額;從消費者來講,將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消費返利匯聚在一起,積少成多,若干年后可以積累一大筆可觀的養老金。所以開展消費養老是利國利民,多方受益,恰逢其時,水到渠成。
3、信息、互聯網提供了技術支撐。消費養老的核心,是將消費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商家的各種消費返利所得,集中匯集于消費者專有消費養老賬戶積累增殖,待年老后用于養老保障。這一龐大計劃涉及眾多廠家、商家、服務單位和廣大消費者,覆蓋數萬種不同的商品;如何使消費者線上線下原本分散的、無序的消費行為,被及時跟蹤、記錄、統計和統一管理,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提供了技術支持。
三、消費養老保險創新模式的特點:
1、覆蓋面廣,F代社會不同于自給自足的農耕社會,人們須臾離不開貨幣交換,人人都需要消費,消費的普遍性特性征決定了消費養老的全民性和保障的普遍性,這樣無縫的全覆蓋是任何養老保險制度所無法比擬和無法超越的。
2、積累期長。目前開展的各種養老保險,一般是從參加工作有了工資性收入開始,到法定退休年齡結束,有相對固定的積累期;消費養老覆蓋全生命周期,積累期大大長于其他養老保險。
3、無需直接繳費。目前世界各國推行的各種養老保險都是以繳費為前提的。繳費不僅勢必會增加企業和消費者負擔,同時也會影響消費者的當期消費;而消費養老的資金積累來自于消費返利,無需消費者、雇主直接繳費或國家財政撥款,且消費越多積累也越多,這在某種意義上講還能刺激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消費養老的這一特性也是目前其他養老保險所不能比擬的。
四、開展消費養老保險模式的重大作用意義:
1、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和養老資金壓力
政府是公民養老保障責任的最終承擔者。“消費養老保險模式”中養老金的來源,是從市場經濟的角度出發,是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利益共享的結果。“消費養老保險”作為一個調度社會總資本的武器,極大地拓寬了養老資金來源渠道,作為“三支柱”的重要補充,將極大地減輕政府在養老方面的財政負擔和壓力。
2、提高廣大民眾養老保障水平。
目前我國養老保障體系以第一支柱為基礎,盡管連續15年提高待遇,目前全國城鎮職工養老金平均水平在3000元上下,城鄉居民養老金則水平更低,距離老年人養老需求還有不小的差距。開展消費養老保險是在原有保障基礎上又多了一塊養老金,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保障水平。
3、促進消費、拉動內需。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國,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然而消費不足、消費市場疲軟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薄弱環節,我國城鄉居民儲蓄近60萬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近幾年,中央、國務院先后出臺若干舉措促進消費。 消費養老保險將消費變成投資,將花錢變賺錢,花得多,賺得多,就會拉動整個消費市場,從而促進和推動全社會經濟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收入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必將會減少或降低預期消費的壓力,進而釋放出更多即期消費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消費養老保險”無疑為擴大內需置入了一臺高能量的發動機,必將會大大的促進和拉動國內的消費市場,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五、消費養老保險的實施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參與
戴廣義介紹,今年下半年來,我隨同董克用教授牽頭的“拓寬第三支柱資金來源”課題組到部分地區進行調研,總體感覺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很多企業開始經營消費養老業務,社會參與度很高,大有星火燎原之勢;憂的是,企業行為五花八門,很不規范,潛伏著很多風險;如不加以引導、規范和監管,消費養老不可能走遠,還會付出高昂的社會成本。消費養老保險是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制度創新和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全國大部分廠家商家,惠及全國億萬群眾,涉及數萬種商品的消費返還和消費者個人賬戶數十年的積累,涉及數額龐大的基金監管增值,是一個復雜浩繁的系統工程,應該納入國家社會保障總體規劃,進行頂層設計,由政府組織、領導、管理、實施。尤其對消費養老保險的屬性定位、商家返利的政策支持、返還比例的確定、個人賬戶建在哪里、基金的增值與監管等重大問題政府主管部門出臺相關的政策規定。同時加強宣傳,提高全社會對這一新生事物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規范引導各種不正當的市場競爭,特別是嚴厲打擊以消費養老保險為幌子、以拉人頭為目的的變相傳銷和非法集資行為,將這一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扎實穩步的開展起來。
會議現場,中國社會保險學會退管專委會戴廣義主任委員見證簽署了“第三支柱消費養老規范管理計劃”。據了解,第三支柱個人消費養老金規范管理計劃(Personal Consumption Pension Compliance Management Plan簡稱 PCPC),是為響應國家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相關要求,充分發揮公證的法律職能及相關行業、企業的作用,在綜合性公證養老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在消費養老保險專家指導下,由中信公證處聯合國有商業銀行、獨立的賬戶管理機構及相關企業共同發起的將消費與養老緊密結合、安全合規的創新計劃。
卓越質勝(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旗下伴聚消費養老作為開展消費養老業務的合規企業,已被該計劃認可、授權為執行方。公司承諾杜絕非法傳銷、非法集 資行為,嚴格按計劃中的相關資金管理辦法開展業務。第三支柱個人消費養老金規范管理計劃的推行規范了開展消費養老的市場化行為,第三支柱消費養老推行全國章可依、有法可循。以及由伴聚消費養老聯合主導發布的“成立全國消費養老聯盟倡議書”。
據了解,“全國消費養老聯盟”的宗旨是: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在國家和各級政府的監督和指導下,在現有法律、法規框架內,推動企業規范和科學的實施消費養老創新模式,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其健康發展。將助力消費養老金全國統籌,使中國在短時間內實現養老保障彎道超車。
“全國消費養老聯盟”推行全國各地商家踴躍入駐伴聚繁榮當地消費市場,提供養老保障更好養老生活造福社會。伴聚呼吁更多的商家、企業入駐,提供消費養老服務“一點讓利、終生回饋”。全國空白區域市場開放招募區域獨家服務商攜手伴聚賦能本地商家消費養老服務,個人、商家、職業經理人、企業家,攜手伴聚消費養老創業全程扶持,共贏新時代,致力全民消費養老!
(吳文)
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 的作品,均來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與以下聯系方式進行溝通:總網電話: 13241999108(加微信請注明具體事宜)電話:13241999108 郵箱:1776908900@qq.com 如未與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本部進行有效溝通的事宜,本網將視同為未曾提前聯系,并不能給予答復、解決。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