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移動互聯網下半場進入深水區。流量費用高企,轉化越來越難,企業不好過。微信公眾號打開率持續拉低,短視頻空前爆發,傳統新媒體人不好過。站在新媒體下一個十年的開端,我們如何復盤過往十年?如何預估未來,看見趨勢?
2020年1月8日,由NewMedia新媒體聯盟(簡稱“新盟”)舉辦的“暗趨勢·潛流量·紅未來——2020新盟盛典”在京圓滿落幕。學界、平臺、業界、創投圈百位大咖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媒體趨勢。會上,新盟發布了2020年針對下沉用戶的“北上南下計劃”,還啟動了服務于新媒體從業人員的“新媒體人才公益賦能大賽”。本次峰會參會規模達1000人次,網絡直播、社交傳播、媒體報道等傳播渠道綜合影響力覆蓋3億用戶。
“新盟盛典”是NewMedia新媒體聯盟于2016年創辦的新媒體行業年度峰會,2020新盟盛典為該系列峰會的第三屆。每屆盛典均匯聚頂尖學者、平臺領袖、自媒體大咖、知名企業代表等各路精英,參會人數均在千人以上,綜合影響力輻射上億互聯網用戶。
一組數據:3個月,1000人次,3億受眾
活動當日新浪微博話題,#2020新盟盛典#瀏覽量超過470萬,鳳凰新聞客戶端、百家號、毛豆網、中國網++全程直播,同時在線人數近百萬;
界面新聞、互動吧、鳳凰網、一點資訊、大公報大公網、和訊網、美通社、功夫財經、犀牛財經、云掌財經、中外管理、億邦動力等300多家媒體和自媒體對本次盛典進行了傳播,北京地區高檔寫字樓萬臺電梯廣告落地,整體曝光量上億;
據不完全統計,出席現場活動的網絡名人和自媒體大咖微博、微信等平臺覆蓋受眾超過3億。
參會嘉賓:百位KOL“五代同堂”跨界混搭
本次盛典邀請到原中央政法委信息中心主任、新媒體專家陳里,NewMedia新媒體聯盟創始人兼CEO袁國寶,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副主任、人民在線總編輯單學剛,著名體育評論員、主持人韓喬生,知名評論人、電視策劃人石述思,和君創業咨詢集團總裁李肅,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超級演說家》全國冠軍儲殷,快手副總裁余敬中,梨視頻總編輯李鑫,北京約瑟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前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陳九霖,嘉富誠家族辦公室創始人鄭錦橋,著名情感作家蘇芩,一點資訊高級顧問吳晨光,中國知名公關專家、天涯社區執行總編輯韓立勇,河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作家延參法師,全網粉絲超過1500萬的自媒體“歪果仁研究協會”副會長、《奇葩說》美女辯手星悅,真實故事計劃創始人雷磊,企投會執行會長、企投家學院院長李超,視知傳媒CEO馬昌博,蒜泥互動合伙人,中華海外聯誼會青委會副主任徐申,知名自媒體萬能的大熊,知名意大利脫口秀演員、主持人羅密歐等大咖擔任發言嘉賓。其中既有平媒和電視時代的大眾偶像,也有微博時代的網絡名人,還有當下的流量型網紅,老中青五代同堂,跨界混搭。
新盟布局2020:“北上南下計劃”與“新媒體人才公益賦能大賽”
順應用戶下沉和視頻內容電商化趨勢,2020年,NewMedia新媒體聯盟將聯合云南地區領先的新媒體企業云壹傳媒啟動云南地區垂直MCN計劃,在云南省麗江市成立短視頻達人孵化基地,通過紅人孵化、內容生產、線下活動、資源整合,爭取打造云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垂直MCN機構。
新盟還與企投之家俱樂部、吳曉波頻道公益行、吳曉波頻道企投會公共發起“新媒體人才公益賦能大賽”啟動儀式,旨在聯合龍頭企業、投資人與知名媒體共建智庫,開展針對新媒體人才的公益賦能計劃。
活動開場,NewMedia新媒體聯盟創始人兼CEO袁國寶發表致辭,對本屆盛典的主題“暗趨勢·潛流量·紅未來——新媒體產業下一個十年”進行了詮釋。
為什么要提暗趨勢?因為之前中國的發展太過于依賴明趨勢,也就是所謂的紅利。不論企業還是自媒體,大家太善于抓紅利、投機、割韭菜。但人的感官是有限的,眼睛看到的往往只是水面之上的冰山。
為什么要提潛流量?因為大家總說“流量為王”,但是從沒有認真思考過流量本身究竟是什么?這一兩年私域流量的概念很受關注,是否思考過私域流量、公域流量是否就是“流量”的全部?
為什么要提“紅未來”?2019經濟形勢不佳,公眾號這樣的傳統新媒體也在面臨困境。我們對未來的預判,是樂觀還是悲觀的?
他曾經和40位新媒體行業代表在北大光華上課,老師提了一個問題:“流量”是什么?40多位學員討論一上午居然沒有答案。其實,流量就是一個字:人。是與企業發生實際交易的用戶,是新媒體平臺內容的閱讀者,F在很多企業運營不好存量用戶,是因為把用戶當成了錢。很多自媒體生產的內容不是用戶本位的,因為把用戶當成了流量。馬云說過,他并不懂技術和互聯網,他只懂得人性。這就是移動互聯網下半場的暗趨勢,是回歸人本身的一種趨勢。
第二個關鍵詞是潛流量。傳統互聯網時代由于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經濟水平的區域化差異、網絡內容的精英化,使得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成為最大的流量聚集地。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今日頭條、快手、趣頭條、拼多多迅速崛起并引領世界,背后的邏輯就是用戶下沉。中國的人口紅利并沒有結束,下沉用戶中有巨大的潛流量,“一家企業,如果真正做到了下沉,就會知道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群體有多大。”潛流量有六個維度:北上廣深、下沉、女性、銀發、Z世代、出海。
第三個關鍵詞是紅未來。未來之“紅”有三個維度:第一,據報道,中國5G技術超越美國,而且未來至少5年里也將處于絕對領先地位。無論是整個互聯網產業,還是細分到新媒體產業,發展前景無疑是向好的。這是新媒體的紅利。第二,5G將推動新媒體更快的迭代,對網紅經濟、IP經濟產生正面影響。對于有個性、有才華、有網紅潛質的人來說,這是紅利。第三,Z世代的青春與中國崛起同步,民族自豪感深厚,將對經濟、社會、文化產生積極正面影響,他們是“愛國紅利”的生產者。以故宮文創為代表的新文創,受益并反哺流量紅利遷移的新時代。以李子柒為代表的古風網紅,加速推進中國文化出海的新征程。第四,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普及,一個信息自有共享、信息鴻溝不再的“大同世界”可期。
順應時代的企業,將抓住新的紅利;順應時代的個人,將成就新的自己。這就是“紅未來”。
2020新媒體趨勢:大咖如是說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副主任、人民在線總編輯單學剛分享了2019年新媒體輿情的態勢和其中隱含的趨勢:第一,“隱輿論”是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全封閉或半封閉網絡空間圈層的意義表達興起,如QQ群,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有一定的輿論分層特點,形成開放傳播之外的隱輿情,參與傳播者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的群體意識,分享的信息觀點更為坦誠開放,更易形成共同感情和利益共鳴。第二,網絡輿論場中的活躍群體,年輕的95后、00后作為新生代網民快速登上輿論舞臺,正在重塑網絡語言和生態,網絡自組織興起。第三,草根傳播影響力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比如李子柒Youtube的粉絲遠遠多于央視,一個普通小姑娘可以承擔文化輸出的角色,這在以前很難想象。
和君創業咨詢集團總裁李肅在以《區塊鏈時代的新媒體革命》為題的演講中,談到了新媒體五個層次的創新,以及新媒體與區塊鏈革命的關系,將會對中國和世界產生的影響。
他認為,1992年是互聯網技術推動之下的中國啟蒙的開端。1996年媒體融合趨勢,出現并預示著新媒體的未來業態。1996年,文化產業泰斗權威張曉明寫了12期文化產業藍皮書,當時提出媒體必定會融合,當手機普及、帶寬問題解決,紙媒、廣播、電視、PC互聯網、手機移動互聯網,五代打通之后就是一個媒體融合。這一點,我們現在已經看到。
2005年之后新媒體逐漸改變了商業業態。本來新媒體是一個媒體業態的革命,后面商業跟著媒體走。未來,商業與媒體是合一的。媒體滲透商業,駕馭整個商業的趨勢和消費舉動。誰是最大的媒體,誰就能掌握商業的未來。2013新媒體開始引領各行業,網紅經濟出現苗頭。網紅跨界地整合了用戶社群、市場需求、移動終端,產生跨界性、綜合性的消費,形成一種能量——新媒體革命支配了消費。2019年新媒體撼動了西方的政治治理體系。2019年,李肅去美國與智庫學者對話,談到中美關系、貿易戰、臺灣問題、香港問題、民主問題等等。雙方討論時找到一個共同點,就是新媒體個性化和傳播力如此強大,導致現在西方國家的民主受到了重大的挑戰,主流媒體支配不了政治,政治正確支配不了社會,一條推特就能影響政治選舉結果。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導沈陽教授帶來他的演講《數字智能創新產業新生態》,他表示網絡的本質是連接,數據的本質是洞察,人工智能的本質是效率。未來,混合虛實的世界即將來臨,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發展,大量基于虛擬視頻和現實視頻的合成,可能會成為更加主流的趨勢。現在,借助美顏類的APP,只要選擇濾鏡、大眼、瘦臉、長腿,任何女性都是美女,可以說,女性借助人工智能提升了在這個時代的影響力。
2019短視頻領域最新鮮的現象是vlog,如果把生活當成內容,那么創作素材將會源源不絕,而未來新媒體的發展方向將是越來越精細化,下沉到鄉鎮,爆發無限的潛力。
快手副總裁余敬中針對《短視頻+的融合發展空間》表示,有史以來的傳播史多是KOL的歷史,普惠的快手改變了這一局面,讓95%沉默的大多數出現在公共視野中。快手在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方面的做法,是形成短視頻社區的根本原因,也因此造就了快手商業化變現的多元方式。公域流量的變現只有廣告,私域流量則有打賞、收入分成、帶貨、廣告、知識付費等多種方式。短視頻的發展將會不斷打破從業者的預期,而且未來小屏必會反哺大屏,短視頻反哺長視頻。
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數字經濟智庫副院長、《超級演說家》全國冠軍儲殷教授認為,由于老齡化加深,中國的流量在整體萎縮,但是互聯網在這種趨勢下卻出現了幾個增長:一,技術進步極大地拓展了互聯網的人口紅利,使得流量得到極大的增加。二,下沉市場購買力增強。現在一線城市在“變老”,而中國的百強縣、新城鎮化的中小城市,是真正的新增購買力。我們可以看到北京五環外底層大眾消費時代已經來臨,這是人們要通過購買行為來尋找自己的價值。
梨視頻總編輯李鑫從梨視頻的發展脈絡梳理和預判了未來短視頻行業的趨勢。他表示,梨視頻創辦三年期間恰好是資訊短視頻在國內從誕生到蓬勃發展、野蠻生長,然后實現有序發展的階段。他提出未來三年內容的趨勢發展是:視頻化、機構化、定制化、細節化、主流化。視頻化是指,內容的載體在變化,用戶的瀏覽方式更新換代,這是根本的推動力。機構化指的是生產方式,梨視頻采用的是非議程設置式的、有嚴格標準的組織化生產方式。定制化指的是,梨視頻根據不同平臺去生產不同的、適應該平臺規則的內容。細節化和主流化,指的是體現人性、真實、美好這些特質的內容,它們是符合用戶需求的主流。內容生產者要適應這些趨勢,需要懂內容、懂運營、懂推廣、懂產品。
新盟聯合創始人兼COO袁國慶帶來了他的主題演講《超級傳播》,他指出,在流量稀缺的時代,人人都是熱點追逐者。全媒體傳播的核心不是所有媒體進行投放,而是用“自傳播”的方式實現跨媒體傳播。他認為,從長久來看,最好的傳播是跨代傳播;從當下而言,最好的傳播是超級傳播,在2020年,新盟的目標是讓傳播更加高效。
知名評論人、電視策劃人石述思在他的演講《全媒體小趨勢》中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現在中國有三大新市場,鼠標一代3個億、老年一代3個億、農村群體3個億。3億是什么概念?相當于半個歐洲,“三個歐洲”足以撬動中國。
一點資訊高級顧問吳晨光提出,“傳播”其實只有兩個詞:源,內容從哪里來;流,內容向哪里去。哲學研究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傳播也是如此。源在逐漸降維,越來越多人獲得了內容生產的權利,內容越來越多。流在逐步升級,以前只有職業媒體人有生產和分發的權利,現在更多人、算法、社交、虛擬人介入其中。
2019年,真實故事計劃創始人雷磊觀察到新媒體行業里有三個變化:公號折價出售,投放減少,人才流失。他們這樣應對變化:一是收攏精力、專注內容,二是推出深度定制產品,為一線互聯網品牌定制非虛構內容,為品牌轉型期提供服務。三是建立了完整的版權開發體系,使優質內容可以重復獲取商業利益。內容創業如何跨周期生存發展?他認為跨越周期的只能是人,人要自我堅守自我更新,把長處發揮到最大。
視知傳媒創始人馬昌博認為,未來一年中MCN機構會發生劇烈變化,很多會死掉,F在短視頻機構腰部已經坍塌,尾部就是拿點流量補貼。頭部會越來越寡頭化,但這只是一個并不穩定的寡頭。垂直、專業會越來越重要,整個大潮過去后,從大動脈傳播到毛細血管傳播,每個短視頻機構都要找到自己的獨特價值。
未來五年,5G對短視頻行業的影響會非常明顯。5G到來后競爭才剛開始,以沉浸式為代表的短視頻行業變化會非常巨大,1.47億的00后是第一代在內容不短缺的情況下長大的一代,他們對時間的珍視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未來十年很難預測,但我相信科技或工具決定了內容的形態,相信技術能給我們一個最終的答案。
蒜泥互動合伙人、中華海外聯誼會青委會副主任徐申,用“入局”兩個字概括2019年的短視頻行業。在市場端,流量紅利到了頂端,增長緩慢,整個廣告主預算減少;在用戶端,徐申發現參與這個行業的人在變化,而且正在涌入越來越多人。他2013年開始做新媒體,當時并不認為這是一個行業;2015~2017之間,新媒體開始公司化運營。2019,身邊所有人,無論是媒體從業者還是普通觀眾,都對短視頻感興趣,都想嘗試。2020年,將會是短視頻商業化深化的階段,大量MCN機構會由盛轉衰、開始轉型或倒閉,能活下來的只能是自我造血程度高、相對可以大規模變現的一些機構。偏電商化的內容會更加有優勢,比如其中那些粉絲不一定多、但是“種草”能力強的KOC們。
歪果仁研究協會副會長、《奇葩說》辯手、來自美國的留學生星悅針對網紅出海、文化出海分享了她的看法。作為外國人,她發現了三個現象:一是中國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國外很多學校有中文課,很多人學中文,很多人來中國留學。二是中國很多官方媒體的海外平臺運營方面,做了很多接地氣的內容。三是中國新媒體平臺、個人博主的出海,比如國外很多人都在使用字節跳動旗下的產品,比如TopBuzz。
著名體育解說員、主持人韓喬生從他作為一個傳媒老兵的角度分享了看法,他表示,新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在積極前行,不斷更新知識、陶冶自我,建議大家和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的人一起聊、一起玩,把觸角盡可能放寬。 “現在很多年輕人,現在晚上喝啤酒泡枸杞也熬夜——但這就是他們的習慣,他們的特點。”
導演、音樂人、陳茂源星座創始人陳茂源認為,當下新媒體行業的最大問題是缺乏忠誠度。新媒體從業者最大的挑戰就是在沒有忠誠度的年代立起商業價值和人設。關于趨勢預測,有一本書中說“人類關于未來的預測99%都是錯的”。福特汽車創始人福特說過一句話,“如果你問用戶需要什么,他告訴你需要一匹更快的馬”,凱文凱利說“未來屬于非主流”,他認為,草莽時代結束了,從混沌狀態進入秩序化,專注品類、深扎根,做精致、真實的產品,不斷迭代,還有機會。
知名自媒體萬能的大熊,暢銷書《格局逆襲》作者,公關品牌專家宗寧用“瓶頸”一詞來概括2019年的短視頻行業。普通短視頻從業者拍不了專業短視頻,專業度限制發展。有專業度的視頻創作者,問題是流量。專業內容缺流量,有流量的內容缺變現模式,既有流量也能變現的內容博主對自己的前途迷茫了。所有博主的狀態是不敢停,因為一停下來就沒有量了。現在短視頻帶貨比不上直播、長視頻這些有IP留存的形態。對于個人來說,可能機會已經沒有了。對于機構來說,廝殺會更加慘烈。對于頭部來說,最大挑戰是供應鏈的彈性是否經得起流量波動。
著名作家蘇芩分享了她對于智能化時代人類價值的思考。她認為現在很可怕的事是,大家都是在機器上完成社交。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談戀愛,不會與父母對視,如果人像機器一樣,連情感都沒有了,那人類還有意義嗎?新媒體應該是人類情感交流的輔助工具,而非相反。
新盟盛典致力于成為新媒體時代的觀察者和見證者,爭取通過每一屆的盛會,做到為從業者把脈,為前行者探路,為創新者賦能。2020年,伴隨著新媒體的不斷變革,不僅新媒體產業,其所關聯的文化、商業等各個產業也將產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變化。未來究竟會向何處去?引用本屆盛典嘉賓延參法師的一句話,“價值是什么?做就是了。未來是什么?走就是了。”
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 的作品,均來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與以下聯系方式進行溝通:總網電話: 13241999108(加微信請注明具體事宜)電話:13241999108 郵箱:1776908900@qq.com 如未與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本部進行有效溝通的事宜,本網將視同為未曾提前聯系,并不能給予答復、解決。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