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周日)上午10時,交通運輸部舉行2019年4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交通運輸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辦了設施聯通分論壇。在這次論壇上,達成了涉及交通、能源、通信等35項合作成果,對進一步推動基礎設施“硬聯通”,加快合作“軟聯通”,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6年來,各方秉持和遵守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在共商方面,以政策、規則、標準對接為重點的“軟聯通”合作不斷加強。與沿線國家簽訂的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總數已達18個,簽訂的海運協定達39個,與沿線62個國家簽訂了雙邊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與45個沿線國家實現直航,與沿線21個國家簽署了郵政合作文件,“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政策體系初步形成,設施互聯互通合作更趨順暢。
二是在共建方面,以“六廊六路多國多港”合作為主線的“硬聯通”持續推進,一大批互聯互通項目成功落地,一批重大項目取得早期收獲。在東非有了第一條高速公路,馬爾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比雷埃夫斯港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集裝箱港口之一,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4萬列,到達歐洲15個國家49個城市,陸海新通道建設成效顯著。
三是在共享方面,“一帶一路”已經從倡議轉化成全球廣受歡迎的公共產品,讓共建國的民眾有了明顯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在肯尼亞,被稱為“世紀工程”的蒙內鐵路建成通車,累計為當地創造了將近5萬個工作崗位。隨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程度加深,人員往來頻繁,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密切了人與人的關系,給各國帶去了滿滿的發展機遇。
日前交通運輸部啟動編制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2050)》主要內容是什么?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未來發展方向是什么?
從今年4月起,交通運輸部正式啟動編制《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2050)》。《規劃綱要》涵蓋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管道等各種運輸方式,旨在提出未來30年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的總體要求、規劃目標、規模結構、布局方案和保障措施,為闡明國家戰略意圖、優化資源配置、布局重大工程項目、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制定相關政策提供重要依據。
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 的作品,均來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與以下聯系方式進行溝通:總網電話: 13241999108(加微信請注明具體事宜)電話:13241999108 郵箱:1776908900@qq.com 如未與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本部進行有效溝通的事宜,本網將視同為未曾提前聯系,并不能給予答復、解決。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