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尾
摘要: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是中國石化第二大油田,近年來,西北油田分公司堅持走深化國企改革之路,大刀闊斧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打造油公司管理模式,用不到四千人的干部員工隊伍創造出了年近一千萬噸油氣當量的輝煌業績, 成為中石化油公司建設的標桿。在監督體制改革方面,為解決基層監督力量不足、監督深度不夠、監督效果不佳等突出問題,西北油田分公司大膽進行探索和實踐,有效整合監督資源,開展區域聯合監督,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關鍵詞:區域聯合監督 西北油田 探索 監督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的重要途徑。黨的十九大對新時期強化監督,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指明了方向。紀委作為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承擔著監督、執紀、問責職責;監委作為行使國家監督職能的專責機關,承擔著監督、調查、處置職責;無論是紀委還是監委,監督都是基本職責、第一職責、首要職責。把監督挺在前面,是反腐敗斗爭標本兼治的需要,是忠實履行法定職責的需要,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需要。這對新時期國有企業推進監督體制改革、整合監督力量、有效開展監督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如何進一步提高監督效率和質量,更好的服務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是企業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1.當前開展企業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1.1協調配合不足,導致監督力量分散、監督效果差。西北油田監督主體主要包括紀檢、審計、巡視等監督部門,以及市場、內控、財務、企管等業務部門。在開展監督工作中,由于統籌不足,有時會出現監督部門與業務部門間“單打獨斗”、“九龍治水”、監督交叉、監督重疊等現象,導致監督力量分散、監督成本高、迎檢單位負擔大等問題。
1.2缺少溝通平臺,導致信息共享不足、監督效能浪費。由于各部門間沒有有效的信息溝通平臺,導致監督部門與業務部門間對監督結果信息共享不足,不能及時有效地對問題信息進行綜合研判,缺少對監督信息的延展應用,導致監督導向模糊、監督重點不明確,監督效能不能充分發揮。
1.3力量能力不足,導致監督工作的力度和深度不夠。西北油田各基層單位受限于監督人員少、能力不足、內部監督阻力大等因素,對自身單位生產經營管理風險識別不到位,日常監督工作相對薄弱,各單位之間監督成效差異明顯,監督工作力度和深度無法保證。
2. 區域聯合監督的提出和具體做法西北油田是油公司管理模式,沒有自己的工程技術服務隊伍,“市場化運行、社會化服務”,幾乎所有工程技術服務項目都要依托市場資源完成,且各基層單位分布比較分散,容易在隊伍準入、工程招標、物資采購、對外合作、項目驗收、合同結算和資金支付等環節發生廉潔風險,滋生腐敗現象。局黨委和分公司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把加大經營管理監督作為紀檢監督融入生產經營的重要抓手,從干部隊伍健康成長、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角度出發,高度重視黨風廉潔建設和監督體制機制建設工作,積極探索實踐有效的監督方式方法。
為了進一步鞏固大監督格局,提高精準發現問題的能力,集中統籌各單位的監督力量,去年,西北油田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有針對性提出了“區域聯合監督”的概念。區域聯合監督旨在打破單位界限,將各二級單位紀委、監督委員會劃分為北疆科研生產園區、輪臺指揮基地、塔河油田3個聯合監督協作區,不增加機構與人員編制,統籌調配監督力量,聚焦黨建重點工作、生產經營目標任務、重點業務領域和關鍵環節,實行“一次一抽調、一事一授權”的方式組建臨時工作組,在指定區域內開展專項監督工作,打造油公司模式升級版的監督新模式。
3.開展區域聯合監督的重要意義3.1開展區域聯合監督是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企的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明確要求,紀檢、監督機關要緊緊圍繞監督這個首要職責,定位向監督聚焦,責任向監督壓實,力量向監督傾斜,事不避難、義不逃責,依規依紀依法做好日常監督和經常性管理。這就要求國有企業緊緊圍繞在經濟領域為黨工作這一核心理念,針對黨的建設和生產經營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優化整合監督力量,創新監督方法,提升監督成效。
3.2開展區域聯合監督是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的需要。隨著內外部環境對企業合規經營的要求日益細化,國有企業監督工作面臨著一系列挑戰。而現有監督的工作思路、模式、隊伍體量等與企業發展對監督工作的迫切需求相脫節,監督效果與預期差距較大,矛盾和問題凸顯。建立目標統一、步調協同、上下聯動、任務聯查的區域聯合監督工作協同機制,能夠打破單位界線,有效改變各基層單位內部不敢監督、不主動監督等問題,是適應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
3.3 開展區域聯合監督是破解當前企業監督工作存在突出問題的需要。隨著油田不斷發展,企業改革也逐步進入深水區,但目前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突出表現在目前基層單位日常監督力量相對薄弱,專職監督干部人數相對不足(各基層單位有專職紀檢、監督干部1-2名,兼職紀檢、監督干部1-2名);同時監督工作力度和深度無法保證,在本單位開展監督工作時,個別監督人員礙于監督對象是熟人,往往存在不愿監督或者監督不深入的現象,基層單位主動監督,發現問題,按照規定的權限實施制止、糾偏,特別是問責的主動性、積極性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落實三轉要求,破解這些存在的突出問題,需要進一步創新體制,整合力量,開展區域聯合監督。
4.區域聯合監督在西北油田的有效實踐4.1從制度上規范聯合監督工作。2019年,局紀委、監督部門牽頭制定《區域聯合監督協同機制工作實施方案》,將區域聯合監督工作納入黨風廉潔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總體部署,按照統籌指導、分級查辦、就近協作、主辦交叉的原則,回避紀檢干部所在單位,實行“交叉監督、異地調查、異體監督”,確保了區域聯合監督工作依法依紀規范運行。
4.2從監督導向上抓實聯合監督工作。依托分公司監督委員會機構平臺,通過對監督部門、業務部門監督發現問題信息的統籌匯總、綜合研判,尋找西北油田關鍵業務薄弱環節,明確一段時期內的監督工作重點,制定區域聯合監督年度工作任務,通過頂層設計確保年度監督事項導向明確、融入中心、服務中心。
4.3從組織形式上保障聯合監督工作。在保持基層紀檢、監督組織機構、編制不變的情況下,打破區域劃分,將各二級單位紀委、監督委員會劃分為北疆科研生產園區、輪臺指揮基地、塔河油田3個聯合監督協作區,按照區域聯合監督年度工作計劃,有針對性開展區域聯合監督。原則上對各單位相近業務,盡可能以聯合監督替代原先獨立運行模式,減少重復監督,減輕監督對象配合監督的負擔。
4.4從培訓上提高聯合監督人員素質。監督隊伍的組建實行專兼結合,制定《月學習季研討工作計劃》,編制詳細的學習、研討計劃,按月、季度組織學習研討上級文件精神和監督業務知識,通過事前集中學習培訓,事中以干代培、事后總結提升的方式,不斷提升紀檢干部的綜合素質、業務技能、履職能力,不斷增強紀檢干部的責任感、使命感,使聯合監督成為紀檢隊伍培養的推進器。
5.西北油田區域聯合監督取得的初步成效5.1 紀檢、監督“
兩個為主”得到強化,實現了由“業務指導”向“垂直領導”轉變。區域聯合監督工作模式強化了上級領導為主的作用。局紀委、監督委員會從制度建設、具體方案實施上加強對基層單位紀委、監督委員會的領導,在重要方案實施過程中直接參與,對發現的問題整改和問責工作直接介入,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加強了對基層單位監督力量的領導。
5.2監督力量得到有效整合,實現了從“單兵突破”到“兵團作戰”的轉變。區域聯合監督的實施,使局紀委、監督委員會和各基層單位監督部門、業務部門有機的連成一個整體,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效解決了基層監督力量薄弱的問題,實現了1+1大于2的效果。
5.3監督質量進一步增強,實現了由“分散監督”向“集中監督”轉變。切實發揮了基層監督
“探頭
”的作用,由于實行片區交叉監督,有效的避免了人情網、關系網的干擾,一定程度的解決了
“不敢監督
”“不愿監督
”的問題。區域聯合監督小組根據所監督單位的特點,深入查找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存在的廉潔風險點,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項監督工作,發現問題精準度明顯提高,全面、客觀地分析問題的水平也有較大提升,做到了抓早抓小。
5.4監督效能不斷彰顯,實現了由“狹義”向“廣義”轉變。2019年以來,不斷探索實踐區域聯合監督協同機制,每年年初結合實際,以市場監督和作風監督為主線,突出問題導向,擬定全年區域化聯合監督工作計劃。通過開展區域聯合監督工作近2年來,各片區聯合監督檢查組先后開展了對原油倒運作業、框架協議采購、地面工程項目發包、特車作業、修理服務類項目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專項監察監督68次,發現各項問題3350余類,下達監察建議書6份,下發專項整改通報1次,提出監察監督建議3162條,督促建章立制812項,監察監督效能得到有效彰顯。。特別是在原油倒運專項監察中,發現某運輸公司在一基層單位通過虛開補票、虛增車數等方式虛增鹽水倒運結算工作量,經舉一反三全面核查、督導整改,合計追回經濟損失42萬余元,梳理整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風險點7個,主要問題10項,建章立制5個,問責14人次,堵塞了倒液運輸中的管理漏洞,同時,區域聯合監督通過相互檢查、相互交流,各單位之間真正做到了舉一反三、取長補短,體現了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促進了依法合規經營。
作者單位: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監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