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跨國車企電動化戰略日漸明晰,在華布局不斷升級;自主品牌加速開拓國際化發展新模式,打造全球化供應鏈服務世界品牌。”10月27日上午,電池“達沃斯”組委會秘書長、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在ABEC 2020|第8屆中國(長沙·寧鄉)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開幕式上表示,“電池新能源行業全球化競爭下,中國力量開始向上而行。安全為先、技術為重、品質為王、開放創新、品牌向上、競合共贏、闖關IPO、進軍海外市場等成為業內眾多企業新聞的高頻標簽。”
電池“達沃斯”組委會秘書長、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
10月27—29日,一年一度的全球電池行業盛會——ABEC 2020|第8屆中國(長沙·寧鄉)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在長沙寧鄉隆重舉辦。本屆論壇由ABEC(電池“達沃斯”)組委會、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主辦,寧鄉高新區獨家協辦,500余位來自全球電池新能源產業鏈的“政、產、學、研、金、服、用”各界代表以及媒體等出席,在電池新能源全球化競爭的大背景下,探尋自主品牌向上路徑,共議產業健康生態鏈的構建之道。
市場承壓 構建健康生態鏈成為業內共識
在市場方面,中國電池新能源市場先發優勢明顯。就在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從培育期進入發展期,成為引領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的重要力量。國內全產業鏈投資累計超過了2萬億元,日益成為發展的新動能。新能源市場成交量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計推廣量超過了480萬輛,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頭腦風暴現場
與此同時,隨著電池新能源行業全球化競爭趨勢日益凸顯,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生態鏈等鏈條均開始重構。
“隨著特斯拉等新勢力崛起,以及互聯網、半導體等科技巨頭的跨界進入,汽車產業競爭格局重塑、核心價值鏈重構。”論壇上,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科技中心總經理原誠寅表示,“未來汽車產業的核心價值將不再是發動機、車身、底盤,而是電池、芯片、車載系統、數據。”
在產業大變革下,自主品牌的生存壓力也日益增大:長期使用消費需求與安全事故頻繁發生的矛盾、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與投資下降的矛盾、總產能過剩與高端產能不足的矛盾、經營成本上升與營業收入減少的矛盾、資金壓力增大與融資困難的矛盾、創新商業模式出現與盈利模式難以尋找的矛盾、產品向高端化轉型與向三四線城市消費渠道下沉的矛盾等等。對此,于清教在論壇上呼吁:“電池新能源健康生態鏈的構建勢在必行!”
優秀供應商頒獎現場
健康生態鏈構建,要實現從“競爭”到“競合”的跨越。論壇同期,由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湖南省商務廳、長沙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湖南(長沙)電池產業博覽會盛大開啟,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云集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力神電池、欣旺達、電將軍、中科星城、華寶儲能、多氟多、石大勝華、金銀河、大族激光、奧特維、五星鋁業等近200家電池新能源產業鏈優質展商,聚焦產業前沿產品、技術、服務,從“競爭”到“競合”,共同推進電池新能源產業從“小、散、亂”到“做強、做大、做精”,為行業健康生態鏈健康可持續發展添磚加瓦,實現產業融合與繁榮。
技術突圍 新能源未來潛力市場仍在中國
產業融合與繁榮,也離不開技術的迭代和革新。
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強勢,而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產銷下滑明顯。對此,業內不乏擔憂中國將失去新能源汽車全球產銷冠軍寶座的聲音。而從ABEC 2020論壇嘉賓發言傳遞出的信號則是:新能源未來潛力市場仍在中國。
2020年,盡管電池新能源行業受疫情及消費大環境向冷等因素影響,產業鏈企業負重前行,但在全球化競爭大勢下,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向上突圍已成為多數國內企業的共同選擇。
在技術研發方面,原誠寅認為,高容量三元材料和人造石墨是目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主流正負極材料。硅碳材料、低鈷或者無鈷正極材料不斷發展,高鎳材料仍然是主要方向,磷酸鐵鋰在低成本領域的市場可能繼續擴大,固態電池可能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
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可持續能源研究院院長張久俊
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可持續能源研究院院長張久俊分析稱,液態和固態鋰電池(包括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和鋰空氣電池)的進一步開發是實現電動汽車500Wh/Kg能量密度目標的必要策略,可以進一步探索Li-CO2電池和無陽極Li電池在實現大于500Wh/Kg的高能量密度目標方面的可行性。
“基于固體電解質設計的固態電池是目前二次電池發展的熱點,是解決鋰(鈉)二次電池安全性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徑。”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溫兆銀表示,通過對電解質和界面的有效改性,固態鋰電池和固體電解質鈉氯化物電池已經具備量化制造的基礎。
2020年以來,“無鈷”概念迎來大爆發。在本次論壇上,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驊表示,無鈷層狀正極材料成本較低,在價格敏感的領域展現出一定的優勢,預計在電動兩輪車、儲能等領域有較好的應用前景。但無鈷層狀正極材料首次放電容量、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還有待提升,短期內取代NCM或NCA正極材料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走,需要技術層面的努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山東大學教授錢逸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山東大學教授錢逸泰則比較關注高安全性水系二次電池。他認為,鋰離子電池在動力電池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但是有機電解液存在安全隱患,在電動自行車和儲能方面的應用依然有待進一步研究。水系離子電池安全性高,水系金屬氧化物電池可進一步提高能量密度,水系鋅離子電池有利于抑制枝晶的生長,有望逐步取代鉛酸電池。
關于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發展,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氫能首席專家/國家電投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技術官柴茂榮在論壇上建議,一要有國家層面組織的技術攻關,突破關鍵技術和核心材料的完全國產化;二是對標國際最先進的燃料電池技術,而不是依靠國外的技術引進來謀取國家補貼;三是燃料電池的核心是材料技術,產業鏈長,需要戰略規劃,需要分工協作。
ABEC 2020│第8屆電池“達沃斯”論壇現場
北京大學教授其魯也建議關注燃料電池,特別是甲醇燃料電池。他認為,甲醇燃料電池如不斷供給,就可以源源不斷產生電,且其成本也在下降。
“后疫情時代,后補貼時代,中國作為能源大國,向綠色轉型的信號愈發明確,電池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前景也愈加明朗。我們相信,盡管前路曲折充滿挑戰,但電池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也將帶來全新機遇,我們共同為之奮斗的事業——綠色能源事業終將迎來蓬勃生機,永續發展。” 電池“達沃斯”組委會副秘書長耿茜茜總結說。
據悉,自2013年舉辦第一屆以來,ABEC論壇一直致力于發展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頂尖技術和市場應用的交流峰會和資源平臺。在今年,ABEC依舊深度聚焦技術與市場,共分為6個分論壇展開主題演講,其中三個分論壇重點分析電池與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另外三個分論壇主要探討無鈷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電池新技術。
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 的作品,均來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與以下聯系方式進行溝通:總網電話: 13241999108(加微信請注明具體事宜)電話:13241999108 郵箱:1776908900@qq.com 如未與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本部進行有效溝通的事宜,本網將視同為未曾提前聯系,并不能給予答復、解決。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